主页 > imtoken安装不了 > 中国互联网的江湖从摆地摊开始

中国互联网的江湖从摆地摊开始

imtoken安装不了 2023-05-03 06:22:54

文章目录 柳传志 马云 刘强东 罗永浩 周宏毅 蔡文生

新网企业建站

2020年初的疫情爆发,打击了众多商家和实体经济。

然而,在疫情防控形势非常好的情况下,地方政府逐步放松管控,如何更快、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复苏和消费成为最大的难题。

于是成都等地想到了地摊经济。成都市开展街边摊恢复就业8万人,餐饮复工率达90%以上。一排排的地摊让很多人想起了十年前地摊繁荣的日子。

两会期间,手机厂商经营场所的合理设置也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。

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,虽然如今地摊经济不起眼,甚至被不少人嗤之以鼻,但中国互联网江湖的一半,都是从方寸的地摊开始的。

柳传志、刘强东、马云等,如今的互联网大佬们都是靠着地摊一步步走到今天的。

几十年风云变幻,网摊从未褪色,中国网摊当之无愧。

柳传志

说起是谁创造了联想这个全球PC行业的领头羊暴富从摆地摊开始,大家都会毫不犹豫的想到柳传志。

暴富从摆地摊开始

柳传志40岁创立联想,但很少有人知道,当初创立联想时,柳传志面临着一贫如洗的境遇。

1980年代,中年的柳传志受到妻子的刺激,向中科院计算机所领导请示,提出自己创业。

于是,领导给了柳传志在计算机学院的一个20平米的通讯室作为办公室。与此同时,柳传志还带着一些以前的同事加入了这个团队。联想成立当天,共有11人参加。

不过暴富从摆地摊开始,柳传志有很强的进取心,只是当时不知道联想应该往哪里发展。根据柳传志后来的回忆,他当时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,所以他做了一件自己可以马上开始的事情,赚了点钱,尽快的发了工资。因为当时柳传志手里的启动资金太紧,连工资都付不起。

带着这个想法,柳传志带着他的十名员工,做了一个摆地摊。柳传志开着平板车去各个市场批发服装、电子表甚至冰箱,然后拉回中关村卖。

当时,柳传志看着挂在办公室门口的“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开发公司”的招牌,却正和员工拉着平板车到处兜售.

柳传志甚至听说倒卖一台彩电能赚1000元,他立即带着员工去采购。但没想到是骗局。最终,柳传志被骗取货款,却没有拿回一台电视机。

柳传志虽然40多岁还在做摆摊,但正是这份摆摊生涯,让他发现了做电子产品的机会。

马云

谈到另一位互联网巨头——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,他也有过自己的摆地摊经历。

1994年,马云在杭州注册了第一家翻译公司——海博翻译社。

暴富从摆地摊开始

那个时候,马云刚刚大学毕业,脑子里只想着怎么赚钱。直到怀着浓厚的兴趣和合伙人一起创办了一家翻译公司,我才意识到现实是如此的残酷。当时海博翻译社的月收入只有700元,但租金要2400元。

巨大的收支差异,让马云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更快地赚钱,以维持海博翻译社的运营。

为了减少开支,马云将翻译公司一半的店面租给了别人,减轻了租金压力。此外,马云还开始做地摊生意。

白天,马云和他的创业伙伴都在翻译公司工作。晚上,马云带着闲暇时从义乌批发买的鲜花、手电筒、内衣、袜子、手工艺品,在街上摆了摊。那时,在杭州的街头,经常可以看到马云在街边小摊上兜售。

而这段地摊生涯,也让马云的经商能力突飞猛进。后来,马云回忆起这样的摆摊经历时,常常感叹:“我只想让翻译社活下去,认识什么脸都无所谓。”

以至于在创办中国黄页时,马云见人就开始卖中国黄页产品。他那快速的口才,让他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巅峰。

刘强东

而在马云创办海博翻译社并开始在杭州街头卖货仅仅四年后,刘强东也带着创业梦想来到了中关村。

刘强东以地方冠军的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。从大二开始,他自学了程序开发,大三的时候,他一直在外面找工作接单。大学毕业时,刘强东兜里有20万元巨款。当时,他以为他会没事的。

手头有20万元,刘强东决定在中关村开一家餐馆。但不到一年就彻底亏损了。他不仅失去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,还欠下了近10万元的巨额债务。

经历了自己开餐厅失败的痛苦后,刘强东又攒了12000元,来到中关村租了一个不到四平米的小柜台。

暴富从摆地摊开始

当时,刘强东将自己的小柜台以自己和女友的名字命名为京东多媒体,是京东未来的前身。

但如今看到京东的庞大规模,谁也不会想到,当时的京东只是中关村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。

刘强东在京东多媒体开始销售CD、DVD播放器、刻录机和压缩卡的业务。为了卖更多的CD和机器,刘强东经常背着CD卖。

当时,中关村经常听到刘强东在大街上闲逛,对来来往往的顾客喊道:“大哥,要碟吗?”

“前两三个月,公司里几乎是我一个人,每天拿着传单站在楼下。” 刘强东回忆起当时的摆摊生涯。

“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

罗永浩

说起名师罗老师,他以前的事迹肯定都知道。

罗永浩高中辍学离家出走。积极思考如何用高中辍学学位赚大钱。

很快罗永浩就发现了地摊生意红火,于是买了一批小玩意去夜市摆地摊,想着通过经营地摊赚到第一桶金。

那时罗永浩只有18岁。

暴富从摆地摊开始

一开始,罗永浩是卖CD和各种二手书的。但他很快就发现,光靠在街边摊上卖这些东西是赚不到钱的。CD 和旧书太有利可图,也太有竞争力了。

于是他开始卖光驱和二手书,同时在街上倒卖药材和各种电脑配件。

也正是这份长期的摆摊生涯,让他养成了自己的罗氏式口才。这给了他日后采访新东方的机会,找到了第一桶金。

周鸿祎

回顾国内安全软件巨头360董事长周鸿祎的生平,事业非常戏剧化。

与其他互联网大佬因为生活和生意被迫摆地摊不同,周鸿祎摆地摊是因为他惹上麻烦。

进入大学没多久,周鸿祎就因为正义感介入了同学们的事情。后来,他被教训了一顿,50元的生活费都赔给了自己。

生活费没了,周鸿祎却不好意思从家里要,于是决定出去摆摊卖参考书。

他回到家中,把当时高中同学和他自己用过的所有教具和参考书都收集起来,带到了大学。晚上,他在大学夜市摆摊卖东西。

从小就是读书人的周鸿祎,很快就把这些参考书卖光了,赚的比他当时损失的50元生活费要多得多。看到一个商机,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赚更多的钱。

这时,他看到大学夜市里的算命生意兴隆。算命先生用电脑帮人算命,一人一块,生意兴隆。周鸿祎想到自己开发一个小程序,用电脑程序算命。

暴富从摆地摊开始

用计算机算命的周鸿祎很快成为了附近著名的计算机算命师。

蔡文生

1985年,当时年仅15岁的蔡文胜开始了他的摊主生涯。

说到摆地摊,蔡文胜可能走在当今互联网巨头的前列。

年仅15岁的蔡文生开始在福建泉州摆摊。作为一名中学生,他发现当时CD和化妆品非常流行。找到商机后,他和同学借了500元,在街边摆摊,卖各种CD和化妆品。

蔡文生回忆,当时邓丽君的磁带和CD是最流行的,但当时大陆正版并不多。于是蔡文生把自己录制的录音带卖到了摊位上,生意火爆。

“我还记得那个时候,我们卖计算器,傻瓜相机,还有化妆粉,有时候一天能赚几百块钱,等我们赚了钱就买万宝路,你肯定知道那个年轻那时候的人是连根拔卷买烟的,一买就是一包。”

那时,蔡文生摆了个地摊,一天能赚一百多块钱。那时,全国城镇居民月收入不足100元。

15岁就展现出商业头脑的蔡文胜,成为了未来的互联网巨头之一。

纵观摆地摊的这些年,如今的互联网大佬们或多或少都有过摆摊的经历。也正是摊位的残酷卖弄,让他们更了解做生意的难处。

而这些尝过人生底线、摆摊的互联网大佬,在经历了最初的摆摊风暴后,在未来的创业之旅中,反而会越走越顺。

或许在如今庞大的地摊大军中,未来将诞生各行各业的大佬。